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6:02 点击次数:145
图片
最近后台总收到留言,问侯老师三伏天起床后到底该先做什么才养生。有人说要先排便清宿便,有人坚持空腹喝杯温水最关键。今天侯老师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!
很多人醒了以后就猛地坐起来,要么冲向厕所,要么端起水杯喝水,其实这都犯了养生的大忌。
图片
为啥?因为咱们的身体经过一夜休整,气血运行相对缓慢,就像一台冷却了的发动机,突然强启动很容易出问题。尤其是中老年人,猛地起身可能诱发头晕,空腹大口喝水还可能刺激肠胃,反而影响一整天的状态。
那正确的第一件事该怎么做?侯老师教大家三个步骤,简单却能让身体从 “休眠” 平稳过渡到 “活跃”。
起床3步走 | 1. 赖床3 分钟别一醒来就坐起身,先唤醒身体:
躺床上不动,慢慢转动眼球,从左到右、从上到下,让眼部适应光线;接着轻轻活动手指和脚趾,感受四肢的存在;最后深呼吸 3 次,用鼻子深吸,嘴巴缓缓呼出,把积攒了一夜的浊气排出去。
这一步能让气血慢慢 “苏醒”,避免突然起身的血压波动。
| 2. 搓热双手揉肚脐三伏天要防的就是 “湿邪入侵”,而肚脐周围的神阙穴是护阳的关键。
可以把双手搓热,然后轻轻在肚脐周围顺时针揉动 21 圈。这个动作能激活脾胃功能,还能帮身体把夜间堆积的湿气往外赶。很多朋友总说早上起来没胃口,试试这个小动作,坚持几天就会有改善。
图片
| 3. 坐床边踮脚 30 秒起身前先在床边坐一会儿,双脚自然下垂,做几个踮脚动作。踮脚时脚跟抬起,重心放在前脚掌,停留 2 秒再放下,重复 10 次就行。这个动作能刺激足底的涌泉穴,帮助气血往下走,还能缓解久坐人群的腿部水肿。
等这三步做完,再去排便、喝水才是顺应天时的做法。喝水时记得小口慢咽,最好加一勺蜂蜜或少许盐,既能补充水分,又不增加肠胃负担;排便时别久蹲,脚下垫个小凳子能让腰椎更放松。
三伏的阳气早餐三伏天阳气足、湿气重,早晨空腹状态下更容易伤脾胃,所以早餐必须温、软、清润。
侯老师给大家推荐一个我几乎每天早晨都会吃的早餐饮品,叫参麦莲子饮,制作方法也很简单,适合大部分人食用:
材料:西洋参3片(或党参5克);麦冬6克;莲子10克(去芯);红枣2颗(去核);百合5克
做法:加水500ml,煮30分钟,滤渣温服。
图片
这个方子益气生津,健脾养心,润肺护胃,特别适合伏天出汗多、睡眠浅、早起心慌乏力的中老年人。
再搭配一碗小米山药粥或者藜麦蛋花汤,既补气又养脾胃,一整天都轻松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